真情帮扶解民忧 自力更生奔小康
——记马道镇二十里铺村脱贫户李兴华
难得雨过天晴,一扫潮湿阴霾的心情,迎着秋日的阳光,我漫步在二十里铺村的小街道上,说是一条街道,其实就是村中的一条村道。这条街道不算太长,一眼望去,两排错落有致的房子,有新有旧,住着几十户淳朴友善的农户。午后的阳光为小小的街道带来了一丝活力,三三两两的妇女围坐一团,有的聊着家常,有的织着毛衣,还有的扛着农具匆匆而去,年长者则聚在一起为下棋的双方唏嘘不已。
不知不觉中,我再次来到了街道的中央,在这里,住着一位年近七旬的山里老汉——李兴华。李兴华年轻时住在二十里铺村的倚子坪组,仅有一条羊肠小道进出,出行很不方便,九十年代初,李兴华一家搬到了二十里铺村街上。由于家庭条件困难,他的四个子女先后外嫁,或者入赘,或者搬迁,离开了二十里铺村,只剩下李兴华夫妇两人。
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2014年春节刚过,李兴华的妻子突感身体不适,家人赶紧将其送往汉中市中心医院,经检查确诊为骨髓衰竭综合症。仅仅半年,看病住院累计达11万余元,却仍没有挽回其妻子的生命,而且花光了家中积蓄。超过劳动年龄的李兴华,同时还患上了高血压,可以说是入不敷出,家庭生活异常困难,这几年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。当年买的这套3间6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旧房子,经过二十几年的风吹雨淋,已经无法再为老人遮风挡雨。
如果没有脱贫攻坚,我想我不会认识他,在生活中也不会产生什么交集。脱贫攻坚开展以来,通过开展广泛的入户走访、调查了解和评议公示等程序,李兴华被确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我则根据人大机关的统一安排,成为他的帮扶责任人。初见李兴华,是在村委会,村支书为我们彼此进行了简短的介绍,当听说李兴华没有劳力,没有资金,又因其超过60岁,无法在信用社贷款和享受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时,如何为他量身制定帮扶措施使我感到无从下手。经过多次的走访座谈,通过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惠民政策,了解个人特长和发展意愿,终于为其制定了“通过发展中蜂长效产业,结合在镇内务工、合作社打工等增加收入”的计划。明晰了思路,确定了方向,李兴华的希望被重新点燃。他积极利用自家资源发展中蜂养殖产业,在原来自身技术的基础上,又不断到镇、村学习新的养殖技术,无论是蜂蜜质量,还是产量都得到了提升,同时,努力为其争取各种奖补资金,李兴华的中蜂养殖初见成效。在他勤看管、精养护下,通过辛勤的付出,两年里共取得优质蜂蜜140余斤。
“政府帮你一把,自己也要想点办法,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”。这是李兴华常对我和其他贫困户说的一句话。2016年5月,马道镇二十里铺村裕民养殖合作社组建成立,李兴华主动当了合作社的一名饲养员,尽管工资不高,但李兴华却干的十分认真;2017年4月,李兴华在别人的介绍下,准备到附近的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打工,由于对路况不熟悉,第一天骑自行车赶往工地的途中不慎摔伤了脸部,致使他两个月无法出门,但是李兴华没有灰心,7月份伤情痊愈后又继续到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打工。在李兴华的不懈努力下,其年均收入达到了13000多元。
在随后的危旧房屋排查过程中,李兴华的3间住房被列入改造整修序列。镇、村及帮扶单位对照贫困户住房标准和整改要求,积极动员李兴华适当出资,镇政府再给予4000元整改补助资金,对现有住房进行全面整修。通过整改,屋顶全部换成了青瓦,墙面进行了整体粉刷,宛然一座新房子,并顺利通过县镇验收,李兴华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。为了尽快帮助他适应新生活,在家人的支持下,我先后为其送去了电饭锅、电磁炉和电饼铛,在我多次示范下,李兴华已经能熟练操作这些日常电器。
李兴华是不幸的,子女远离、老伴辞世,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极度匮乏;但他同时又是幸运的,遇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刻,享受到了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期间的一系列帮扶政策,“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病有所医”已成为李兴华的现实。2017年10月,在二十里铺村村民评议大会上,李兴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肯定,通过表决,确定李兴华为2017年脱贫退出户。
收入增加了,住房改善了,李兴华的精神头更足了。一面宣传党的好政策,一面积极帮助村干部排忧解难,成为了一名基层群众的中心户长。不甘寂寞的他,经常说“干点活精神”,为此,还申请了村上的公益性岗位,当上了一名保洁员。
就在此时,“吱”的一声,李兴华的门开了,他扛着一把扫帚出来了。
“老李,干啥去?”
“哎呀,是你呀李主任,快进来坐。”
“不了,我就是随便走走。”
“哦,那你转,我去扫街道喽。”
随后,老李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,转身走向了街道的那头。望着李兴华渐行渐远的身影,望着脚下走过无数次的街道,我又一次向前迈开了前进的步伐。
(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李凤琴)